创办时间
在原辽宁省立沈阳商科职业学校基础上建立东北行政委员会商业部商业专门学校。东北商专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商科高校,成立之初即按大学教学计划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沈阳俄文专科学校成立。
东北教育学院建立。
沈阳俄文专修学校改名为沈阳俄文专门学校。
改为沈阳俄文专科学校,校址由和平区清华街迁至铁西区兴顺街7号。
原东北计划统计学院(1951年由东北人民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创办)、东北财政专门学校(1950年由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创办)、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50年由东北人民银行总行创办)合并建立东北财经学院。
原东北商业专门学校、东北合作专门学校(1951年由东北供销合作总社创办)并入东北财经学院。
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
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长春会计统计专门学校的工业统计、工业会计两个专修科。并入东北财经学院,并对东北财经学院的系和专业作了调整。调整的结果是设五个系、十个专业。
东北财经学院全部集中到皇姑区崇山西路校址,结束了校舍过分分散(一共五处)的局面。
沈阳师范学院参与组建辽宁大学。原沈阳师范学院的政教系、外语系的俄语专业、教育教研室和部分干部,调出另行组建新的沈阳师范学院;图画科师生调给鲁迅美术专科学校;函授教育处调出,单独成立辽宁函授师范学院,1962年迁安东(今丹东),改为辽宁函授学院。
以沈阳师范学院、东北财经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为基础合并成立辽宁大学。
财政、计统两个系,调整到大连,与大连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
辽宁大学生物系调入辽宁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调整给辽宁大学。
没有招生。学校师生员工于1969年12月和1970年1月两批搬迁到高山子劳改农场,因无办学条件,师生只从事农业劳动。1970年8月学校迁回沈阳。
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日本问题研究机构——辽宁省日本研究所(1964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研究日本问题的指示,在辽宁省委领导下成立,又称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二所),被调拨至学校,更名为辽宁大学哲学研究所,由学校与省委宣传部共管,后来发展成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在学校科研处设立研究生科(1987年4月,学校决定成立研究生部;2003年9月,更名为研究生学院;2011年7月,更名为研究生院)。
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是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重点支持的22个研究所之一。
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辽宁大学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培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高校。
省政府正式对学校“211工程”进行预审。
学校顺利通过立项审核,“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辽宁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辽宁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成立,由辽宁省银行业协会和辽宁大学共同组建,并与纽约金融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