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库--全国高校报考指南


  • 福建泉州市
  • 地址:华侨大学招生处(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 邮编:362021
  • 电话:咨询电话0595-22695678(日常);6-8月份增加22692117,22693277 传 真0595-22691575(自动)
  • 特殊招生:高水平运动员
  • 招生批次:本科普通批

简介


华侨大学简介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960年,学校经国家批准创办于福建泉州,首任校长为廖承志。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党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会,庄希泉、胡平、黄长溪、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先后担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名誉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学校在泉州、厦门分别设有校区,现有28个学院;11个学科门类,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福建省一流学科;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2个学科居前1%。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专业通过国际国内专业认证。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618人,研究生7392人,其中,来自港澳台地区和90多个国家的学生7622人。现有教职工2900多人。在17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57%,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9%,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4%。有院士、国家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团队。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100余个,是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并在《自然》《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学校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名,其中6万多名分布在港澳台及海外各地,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民间外宣和民间华文教育,与全球570多所华校开展合作,已连续举办16期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师生团队制发短视频2300多期,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智库平台,成立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研究院、台湾研究中心等机构。

学校与44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球设有136个办事或招生机构。与福建省8个设区市和重庆市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定点帮扶贵州黔西南试验区、甘肃积石山县。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侨立校、为侨服务,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声誉良好的大学,争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数据截至2023年3月1日)



学校标识


华侨大学校训及内涵说明

 

一、校训



 

二、说明

     作为校训,“会通中外”主要侧重于表达治学方法,意思是会合中外文化而变通或贯通之。即是说,做学问既不应拘泥于国学而排拒外邦,也不应言必称欧美、西洋而数典忘祖。

  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日趋全球化,各项高新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影响。我校面向海外及港澳台,学生学成之后将回原居住地工作,故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让他们广泛接触、研究中外学问,并尽量做到融会贯通且有所创新。自然科学作为公理或定律虽无中外之分,但科学技术史上的各种学说,如地心说和盖天说、数宇宙和气宇宙,都各有渊源,对于我们了解科学发现的规律有甚大帮助,亦应学习而会通之。至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虽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中外相异之处更多,尤需互相比较、互相启迪、互相补充。

  “并育德才”,则侧重于阐明办学方针,意指育德与育才不可偏废,应当并重齐抓,使其互相促进。“并育”指一齐发育,引申为竞相发育。《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是“万物并育”,才有繁盛活泼的生态。虽有竞争,却更可互相促进。德与才之关系,也大抵如此。品德高尚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风;而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提高,也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丰富的养料。

  如是说,“会通中外”讲的是如何做学问,标示师生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并育德才”讲的则是如何育人和做人,标示师生对价值的追求。而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的统一,正是本校训的精华所在。

 

华侨大学校徽设计说明

 

一、校徽







 

 

二、说明

 华侨大学校徽为徽章形式,标志中心是繁体的“华大”字、将其变成一颗树的形状,代表华侨大学和其树人的性质。“华大”字下面的三条弧线代表海洋,象征着海内外,说明华侨大学面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充分体现了我校的基本特征。图标中的“代表华侨大学创办于1960年。整个标志体现了树人之宗旨的华侨大学正不断地为各地输送各种优秀人才,像一颗茁壮成长的长青树屹立于大地之间、华侨之间。本标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识别性。

华侨大学校歌

 

一、歌词

《一方沃土

       乔 羽  词   谷建芬  曲

    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泉水,灌溉我们的理想。昨日五洲四海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欢聚一堂。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泉水,灌溉我们的理想。昨日五洲四海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欢聚一堂。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故乡。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二、校歌(试听)

 点击“播放”按钮在线试听

歌曲下载:

 



 




 




  • 高考分数   254
  • 全国综合实力   135
  • 省内综合实力  6
  • 社会认可度  30.70
  • 硕士点  26
  • 博士点  11
  • 城市等级  二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