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时间
内蒙古大学成立。
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生物系留日教师旭日干同日本学者合作,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体外受精的试管山羊。
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成功培育出该国第一胎试管绵羊。
培育出第一胎试管牛。
蒙古语族语言文学被列为国家高校重点学科。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共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草地资源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在内蒙古大学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族学科蒙古学信息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获教育部批准建设。
生物学和数理学(试办)2个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获教育部批准建设。
建立草地资源生态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家畜繁殖生物技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试点试验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内蒙古大学牵头,联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建的内蒙古地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并于2003年通过验收,正式挂牌。这是该地区唯一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32个之一)。
“基因序列的信息学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建立自治区高等学校稀土材料重点实验室。
“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治区政府决定呼和浩特交通学校并入内蒙古大学,组建内蒙古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艺术学院与内蒙古大学正式理顺关系,实现了实质性合并。
蒙古学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
因在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取得显著成就,旭日干院士被国家科技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获教育部批准建设。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两个学科被列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与科技部共建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成为省(区)部共建学校。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
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艺术学院、鄂尔多斯学院脱离内蒙古大学独立建校。
被国务院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成为教育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即部建高校,纳入直属高校排序。
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获评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