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劝业道委派农学博士唐有恒筹建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试验场附设农业讲习所。
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成立,唐有恒任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场长兼农业教员讲习所监督,该场选址广州东门外鸥村。
创办时间
农业讲习所正式招生。5月,讲习所奉命改为农业教员讲习所,办学层级“与高等学堂同等”。
农业讲习所改称为高等农林讲习所。
岭南大学农学部成立,挂靠于文理科大学,本科制四年,高鲁甫任院长。
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在高等农林讲习所基础上成立。
学校副监督钟荣光向广东省政府申请成立岭南农科大学,获得批准,下设教育部、试验部、营业部和推广部(劝农部)。教育部开设田艺科、园艺科、畜牧科、蚕桑科和农产制造科五科。本科学制四年。
增设林学科,学制四年。
广东省省长廖仲恺特委托以该科为基础在农大校内设立“广东蚕丝改良局”,委任原蚕桑科主任考活兼任局长。
与广东高等师范及法政大学合办为广东大学,设为农学院。
随着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中山大学农科系。
中央颁布私立学校立案规程,岭南农科大学成为岭南大学一个学院。该学院开设4年农业全科,发给理学士学位,学院另附设3年职业班。
学院大楼“十友堂”建成。
为中山大学农科学院。
改为中山大学农学院。
抗战爆发后,岭南大学宣布停课,10月底迁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学校舍复课。
岭大决定先将农学院迁回粤北坪石。
奉教育部令,农学院设农艺学系和园艺学系。
农学院一二年级学生从香港赶来汇合。
岭大农学院因需要先后迁往仙人庙、湖南汝城和梅县。
农学院对原植物病理研究室进行扩充,成立植物病理系。
成立植物病理研究所。
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
从华南农学院、湖南林学院分离出广东林学院独立办学。
湖南林学院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
华南农学院与中南林学院合并为“广东农林学院”,国家重点建设。
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
“广东农林学院”拆分,两校独立办学。
学校复名“华南农学院”。
学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
学校改制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
农业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华南农业大学。
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
华南农业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共建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华南农业大学成为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华南农业大学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月入选教育部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华南农业大学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