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全国重点实验室
天然气水合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作为实体建设的科研基地(平台)情况表
学校现有各级科研基地平台共计78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协作)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际合作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省级实验科研基地2个,厅局级及横向合作科研基地37个,校级研究中心(所)5个。
序号 | 名 称 | 级别 | 依托单位 |
1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 国家级 | 石工院 |
2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协作) | 国家级 | 石工院 |
3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协作,含3个研究室) | 国家级 | 石工院、机电院 |
4 |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硫沉积评价技术研究所) | 国家级 | 石工院 |
5 | 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国家级 | 石工院 |
6 |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国家级 | 石工院 |
7 |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西南石油大学) | 国家级 | 学校 |
8 |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国家级 | 学校 |
9 | 中美联合数据工程与数据分析实验室 | 国际合作 | 计科院 |
10 | 油井完井技术中心(联合国援建) | 国际合作 | 石工院 |
11 |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 教育部(省部共建) | 机电院 |
12 | 天然气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 | 教育部(部级) | 石工院 |
13 | 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 | 教育部(部级) | 化工院 |
14 | 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中心) | 国土资源部(部级) | 地科院 |
15 |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省级) | 地科院 |
16 | 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省级) | 化工院 |
17 | 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省级) | 石工院 |
18 | 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研究实验基地 | 省科技厅(省级) | 石工院 |
19 | 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社科联(省级) | 学校 |
20 | 能源安全与文化普及基地 | 四川省社科联 | 马院 |
21 | 四川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省级) | 石工院 |
22 |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省级) | 机电院 |
23 | 四川省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省级) | 石工院 |
24 | 中国石油石油管重点实验室-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 |
25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井液重点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 |
26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欠平衡钻井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 |
27 | 中国石油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特殊气藏开发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 |
28 | 中国海洋石油(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 |
29 | 中国石油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 |
30 | 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压裂酸化数值模拟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 |
31 | 中国石油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复杂天然气集输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 |
32 | 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化工院 |
33 |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地科院 |
34 |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头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机电院 |
35 | 中国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页岩气地球物理研究室 | 集团公司级 | 地科院 |
36 | 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 | 集团公司级 | 石工院/机电院 |
37 | 四川省高校岩石破碎学与钻头研究实验室 | 省教育厅(厅级) | 机电院 |
38 | 四川省高校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厅级) | 石工院 |
39 | 四川省高校测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室 | 省教育厅(厅级) | 电信院 |
40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测井实验室 | 省教育厅(厅级) | 石工院 |
41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厅级) | 计科院 |
42 | 四川省高校石油与天然气加工重点实验室(自筹) | 省教育厅(厅级) | 化工院 |
43 | 四川省高校油气田材料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厅级) | 材料院 |
44 | 四川省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厅级) | 土建院 |
45 | 四川省环境保护油气田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 | 省环保厅(厅级) | 化工院 |
46 |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公司油气田数字化研究与工程中心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电信院 |
47 | 西南石油大学·中石油复杂地质与地震勘探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地科院 |
48 | 西南石油大学·埃博石油石油井下工具产学研合作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49 | 特达·西南石油大学钻采设备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50 |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凯茨阀门研究所钻采设备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51 | 泰州宝锐·西南石油大学石油钻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52 | 宏华友信·西南石油大学钻采设备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53 | 奥瑞拓·西南石油大学石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54 |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大漠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螺杆钻具技术联合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55 |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威尔敦化工有限公司压裂酸化工作液研究中心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化工院 |
56 |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恩承油气新技术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化工院 |
57 | 西南石油大学·北京华益美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石工院 |
58 | 西南石油大学·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油气工程安全环保技术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电信院 |
59 |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星利化工有限公司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化工院 |
60 | 川庆钻采科技·西南石油大学石油钻头联合研究中心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61 | 西南石油大学·保瑞特钻头技术产学研联合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62 | 川克·西南石油大学金刚石钻头技术联合研究所 | 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 机电院 |
63 | 金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石油钻井液完井液研究中心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化工院 |
64 | 成都瑞奇·西南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装备研究所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机电院 |
65 | 西南石油大学·深远钻井工具产学研联合研究所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机电院 |
66 | 准油·西南石大钻井采炼联合研究所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机电院 |
67 | 成都西石大·西南石大油气装备与井下工具开发校企产学研研合研究所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机电院 |
68 | 成迪·西南石大石油钻井破岩工具研发中心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机电院 |
69 | 四川科比科·西南石大油气加工技术开发与研究中心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化工院 |
70 | 汇通西电·西南石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化工院 |
71 | 西南石大·达州军华高含硫气田污染控制联合实验室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化工院 |
72 | 西南石大·廊坊古莱特工程技术校企产学研联合实验所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机电院 |
73 | 西南石大·成都石大力盾科技腐蚀与材料暨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 | 横向合作研究基地 | 化工院 |
74 | 新能源和非常规油气研究院 | 直属学校挂靠二级单位建设 | 学校 |
75 | 地方政府系统治理与公共服务研究中心 | 直属学校挂靠二级单位建设 | 经管院 |
76 | 数理力学研究中心 | 直属学校挂靠二级单位建设 | 理学院 |
77 | 地球物理研究所 | 直属学校挂靠二级单位建设 | 地科院 |
78 | 新能源材料及技术研究中心 | 直属学校挂靠二级单位建设 | 材料院 |
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
序号 | 级别 |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 |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建设单位) | ||
1 | 国家级 | 082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007.08 | 082001 | 油气井工程 | 2002(石工院) |
2 | 国家级 | 082002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2002/原1988 (联合石油机械工程) (石工院) | |||
3 | 国家级 | 082003 | 油气储运工程 | 2007.08(石工院) | |||
1 | 省级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04 | 应用化学 | 1992(化工院) | |
2 | 省级 | 081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2008.10 | 081801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1996(地科院) |
3 | 省级 | 081802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2004.05(地科院) | |||
4 | 省级 | 0802 | 机械工程 | 2008.10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2004.05(机电院) |
5 | 省级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08.04(机电院) | |||
6 | 省级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08.04 | 2008.04(经管院) | ||
7 | 省级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020205 | 产业经济学 | 2008.10(经管院) | |
8 | 省级 | 0701 | 数学 | 070104 | 应用数学 | 2008.10(理学院) | |
9 | 省级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080706 | 化工过程机械 | 2008.10(机电院) | |
10 | 省级 | 0814 | 土木工程 | 081402 | 结构工程 | 2008.10(土建院) | |
11 | 省级 | 0709 | 地质学 | 070901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2008.10(地科院) | |
12 | 省级 | 0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080402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2008.10(机电院) | |
13 | 省级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08.10(计科院) | |
14 | 部级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04 | 应用化学 | 1994(化工院) | |
15 | 部级 | 0802 | 机械工程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94(机电院) |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240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9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86人。专任教师1482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6人,博士生导师8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5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省部优秀教师8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7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