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获批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支持。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威海)、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哈工大-新北洋联合工程实验室 |
国家级联合研究中心 | 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军民两用新材料及制品实验室、土木工程结构与防灾实验室、对海探测与感知实验室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现代数字化医疗装备实验室、海洋资源环境检测实验室、超快光子技术实验室 |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高性能构件成形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船舶防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船舶设计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嵌入式系统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网络化与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网络空间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通信与智能无人观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玻璃钢船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威海校区先后承担数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及神舟飞船和探月工程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电子对抗、水下焊接、工业机器人、网络安全、空间结构、医疗装备、分离与合成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信息化、快速艇、特种车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还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威海校区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哈工大相应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的研究机构行列提供了重要支撑。
名称 | 类别 | 名单 |
---|---|---|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新体制雷达 | 刘永坦 |
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 “异种材料先进连接技术及其应用” | ---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 |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 | 钟诗胜教授科研团队 |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 | 乔晓林教授科研团队 |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拥有中外文藏书130余万册,报刊合订本3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 余种,报纸100余种,电子图书98余万册,中国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42种,40多个大型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师资力量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教职员工880人,其中专职教师 543 人,含教授 99 人,副教授22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并有9位院士在校区建立了工作平台或团队。还有多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威海英才计划等。
姓名 | 所在机构 |
---|---|
王国栋(兼职) | 中国工程院 |
宋健(兼职)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孙振绮 | 2007年 |
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韩哲 | 2009年 |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刘会英 | 2011年 |
大学体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佟艳华 | 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