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成立
创办时间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在延安成立。
中共中央决定将抗大三分校改为军事学院,原俄文队改为俄文科。
军事学院俄文科划中央军委第四局领导,成立军委俄文学校。
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扩建为包括俄文系和英文系的延安外国语学校。
中共中央决定把原延安外国语学校迁至哈尔滨。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正式成立,专门培养军政翻译。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改归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领导,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全国大专院校调整,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管理。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更名为黑龙江大学
为支援黑龙江省地方建设,以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为基础成立省内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并入黑龙江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黑龙江大学成为全国首批研究生招生单位。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并入黑龙江大学。
由电子信息科学系和自动化系合并而成的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正式成立,该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和3个领域的工程硕士授予权,是学校理工科规模最大的研究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并入黑龙江大学,并成立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实现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
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并入该校,成立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并入黑龙江大学。
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按照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教育部要求:中国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携手开设联合教学机构——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该学院的建立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当时俄罗斯总理普京的会谈纪要中提到的重点工作。
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时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宪魁在哈尔滨共同签署部省重点共建黑龙江大学协议。
该校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同月,该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谢永刚教授当选为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该校聘任“千人计划”专家何宏昌博士为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精准农业和环境保护特聘教授,这是该校首次聘任“千人计划”层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陆昊出席在哈尔滨举行的共建黑龙江大学协议签约仪式。协议决定双方合力推进该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黑龙江大学章程》经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由黑龙江省教育厅核准正式生效。
黑龙江大学新增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全球排名前1%,至此,该校已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排名居全球前1%。
黑龙江大学参加了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并顺利通过,并于2016年4月起该校正式取得国家军工科研保密资质。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该校化学、材料和工程三个学科国际排名较2016年分别提升41位、14位、20位。
学校入选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双一流”高校)。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黑龙江大学揭牌